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
地貌观察的内容:1.形态要素: 高度与地貌(1)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a绝对高度(海拔高度):划分高原、山地、平原等地貌的重要依据。
b相对高度(相邻两地的海拔差):反应地面的起伏状况。
2、形态要素坡度与地貌(1).划分坡的重要标准(2)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3)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高度和坡度
综合观察地貌:(1)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陡峭:相对高度和坡度都比较大的地貌;平缓:高度和坡度都小的地貌。(2)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地貌观察的顺序为: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崖、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崖、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
观察要点:
1、规模大小: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2、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3、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4、辅助观察: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地貌观察的注意事项:
1、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有高度和坡度。
2、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其中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3、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表示。坡向观察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4、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5、地貌观察的其他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破碎程度等。
本文来自作者[茅凌薇]投稿,不代表秒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s80.net/ms/92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秒搜号的签约作者“茅凌薇”!
希望本篇文章《观察地貌的顺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秒搜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