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高一物理力的合力分解的方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一物理力的合力分解的方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利用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
分力与合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合力F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分力F1、F2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从解题的角度来看,有时用分力F1、F2代替合力F。
例1、如图1所示,用绳将重球挂在光滑墙上,绳与竖直墙的夹角为θ,求球对墙的压力和绳子中张力.
解析:将重球受到的重力进行分解,重力产生两个效果. 第一,使绳绷紧产生形变,由于绳的形变沿绳的方向,故重力作用的这个效果用重力沿绳方向的分力G1来表示;第二,重力作用使球水平向左挤压竖直墙面,使墙产生形变,重力的这一效果用垂直接触面的分力G2表示,作出平行四边形.
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由球处于平衡态可知:球对墙的压力大小F=G2=Gtanθ,方向垂直墙面向左;
绳子中的张力大小,方向沿绳子收缩的方向
思考:当绳与竖直墙的夹角θ增大时,这两个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二、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分解力
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是分解的基本原则,但在有些具体的题目中,进行力的分解要视具体问题而定,并利用图形和数学知识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已知两个共点力求合力时,其结果是唯一的,即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一定的. 但已知一个合力求它的两个分力时,如果没有条件限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即从理论上来说,可有无数种分解方法. 如果加一些限制条件,则力的分解将是确定的.
1、已知合力F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只有一个确定解.
如图1所示,已知合力F和它的一个分力F1,F1与F的夹角为θ,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F2的大小和方向是唯一的.
2、已知合力F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结果唯一.
如图2所示,已知合力F,分力F1、F2的方向沿图中虚线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F1、F2的大小是唯一的.
3、已知合力F和它的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则力的分解结果不唯一:可能有两解、一解或无解.
设合力F和它的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关系如图3所示,则可分别以F的起点和终点为圆心,分别以F1、F2的大小为半径作圆,两圆相交,连接交点与F的起点和终点,从而作出平行四边形OBAD和OEAC,表示力F的两种分解情况,如图4所示;当两分力的大小相等时,上述两平行四边形重合,表示力F的分解只有一种;若已知力的大小之和比F还小时,则无解.
4、已知合力F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方法不唯一:可能有两解,一解或无解.
如图5所示,用OA表示合力F,虚线表示F2的方向,F2与F的夹角为θ,AB、AC、AD、AE(AB=AD)分别代表分力F1的大小,则力F的分解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
(1)若时,无解;
(2)若或时,有一解;
(3)若时,有两解.
例2、有一个沿正北方向的力F,F=20N,将它沿正东和西北方向(正西和正北方向的角平分线上)分解,那么沿正东方向的分力是N,沿西北方向的分力是N。
解析:力的分解矢量图如图2所示,由三角形知识可得,沿西北方向的分力F1=28.28N,沿正东方向的分力为F2=20N.
三、正交分解法分解力
对于物体受力比较多时,利用上面两种方法分解力比较麻烦,而运用力的正交分解法能使问题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恰当的直角坐标系Oxy,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沿坐标轴x、y方向进行分解.
2、分别求出x轴方向的合力Fx和y轴方向的合力Fy.
3、合力的大小为,合力F与x轴方向的夹角为θ。
1.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角的大小来表示。
(注:已知分力要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已知合力要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力的分解就是由对角线求两邻边的问题。
3.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两个力成一百八十度),其合力最小;反之(即是两个力成零度)最大。
(注:对力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时要按力的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法进行。)
.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0≤θ≤π)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多个力求合力的范围
有n个力,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时的合力,即它们的代数之和,而它们的最小值要分下列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大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该最大力与其他力代数和的差(此时,所有力在一条直线上,最大力的方向与其他力的方向相反);
②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小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0。
3.三角形法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F1,F2首尾相接地画出来,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4.分力与力的分解: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5.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同样,由力的分解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不加任何限制而将某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则可以得到无数种分解的方式,这是毫无意义的。通常作力的分解时所加的限制有两种: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按照所建立的直角坐标将力作正交分解。
6、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步骤为:
①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②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
Fx=F1x+F2x+…+Fnx
Fy=F1y+F2y+…+Fny
③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F=√Fx2=Fy2(根号下Fx的平方加根号下Fy的平方),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
五.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
(1)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理解: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2)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方法:为了不使被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与所施出的力混淆起来,通常需要采用“隔离法”,把所研究的对象从所处的物理环境中隔离出来;为了不使被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在分析过程中发生遗漏或重复,通常需要按照某种顺序逐一进行受力情况分析,而相对合理的顺序则是先找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场力、浮力等)。
重力是否有:宏观物体都计重力,而一些微观粒子有时不计重力
弹力看四周
分析摩擦力
不忘电磁浮
(3)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
①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问题,由于物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要依题意灵活处理.
②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
③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态还是加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
④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示出来.
(4)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依据:在具体的受力分析过程中,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依据通常有如下三个。
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
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六.平衡概念的理解及平衡条件的归纳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转动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其共同的物理本质是描述转动状态的角速度这一物理量保持恒定;而能够迫使物体转动角速度发生变化的只有力矩,所以在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矩为零,即=0.
4.力的平衡: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叫做力的平衡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受力情况;③建立适当坐标;④列出平衡方程
关于“高一物理力的合力分解的方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宛秋]投稿,不代表秒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s80.net/ms/43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秒搜号的签约作者“宛秋”!
希望本篇文章《高一物理力的合力分解的方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秒搜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高一物理力的合力分解的方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一物理力的合力分解的方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