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贝多芬的《月光曲》的由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贝多芬的《月光曲》的由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贝多芬将“月光奏鸣曲”于1802年题献给贝多芬的学生裘莉塔·圭齐亚蒂(Giulietta Guicciardi),据说贝多芬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
但据称,题献给圭齐亚蒂其实并非贝多芬的原意,在该曲的创作过程中,贝多芬并未考虑到圭齐亚蒂。在亚历山大·会德丰·泰勒(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所撰的《贝多芬的一生》(Life of Beethoven)一书中表示,贝多芬原本要题献给圭齐亚蒂的作品是《C大调轮舞曲 作品51/2》(Rondo in G major, Op. 51, No. 2),但该作品由于某些原因已经题献给里奇洛乌斯基(Lichnovsk?)伯爵夫人。贝多芬于是在出版的最后一刻撰文,将“月光奏鸣曲”改为题献给圭齐亚蒂。
扩展资料:
月光曲名字由来
该作品的首版被命名为“幻想曲式的奏鸣曲”,与贝多芬的前一首作品《降E大调第十三钢琴奏鸣曲 作品27/1》采用相同的标题。
而“月光”一名来源于音乐评论家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在1832年(贝多芬逝世5年后)撰写的一篇评论,他将该曲第一乐章的朦胧气氛与琉森湖夜晚的月色相比。
在此后十年闲,德国与英国出版物普遍采用“月光奏鸣曲”作为该曲的标题。该奏鸣曲在十九世纪后期便以此标题闻名于世。
但许多批评家对于“月光”标题所表达的浪漫性质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月光”这一标题很荒诞,且会有将此作品误导成葬礼进行曲之嫌。
据评论家费舍尔所说,“月光”这个标题极具误导性,并非贝多芬本意。他更指出贝多芬在手稿上有对莫扎特《唐·乔望尼》的备注,其中点明唐璜杀人后的音乐也是升C小调,且与贝多芬作品的第一乐章有相近之处。
亦有人称此乐曲表达了对裘莉塔·圭齐亚蒂的爱意,甚至称后者即是所谓“不朽的爱人”。而其他批评家则表示接受“月光”这一称呼,认为这个名字令人回味,而且与该曲自身所表达的含义相符。
后人根据“月光”的名字编纂出许多传说,其中一篇名为《月光曲》的文章被收录入中国大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光曲
月光曲背诵部分如下: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的一首钢琴奏鸣曲。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
这首钢琴曲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
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
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琪察尔迪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是伯爵的女儿,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
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关于“贝多芬的《月光曲》的由来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节素香]投稿,不代表秒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s80.net/ms/295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秒搜号的签约作者“节素香”!
希望本篇文章《贝多芬的《月光曲》的由来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秒搜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贝多芬的《月光曲》的由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贝多芬的《月光曲》的由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